- 菁英資本圈
- Posts
- 2025年即將爆發的五大線上事業
2025年即將爆發的五大線上事業
如何在今年不再踩陷阱,真正靠網路賺錢並累積財富。

我這幾年一直在觀察大家怎麼嘗試在網路上賺錢。
基本上可以分成兩種人:
第一種人就是整天東跳西跳,今天做電商,明天亂丟一些聯盟行銷連結,然後週末又急著拼出一個線上課程。
另一種人就很不一樣。他們選定一個方向,專心做到精通,然後建立起一套真正能運作的系統。
你猜猜看,哪一種人不用天天吃泡麵過活?
說真的,2025 年是做網路生意的黃金時期。
但前提是:你要停止追那些五光十色的「新機會」。
以下是我目前看到真正有效的五種線上商業模式,還有我對每一種的真心想法。
1. 產品化服務(解決真正問題的那種)

這其實就是自由接案,但做得更聰明。
不是那種「你要我做什麼我都可以,一小時$X」的模式,而是把某個明確的服務包裝成一個有清楚定價、可重複執行的產品。
比如說:
「專為 SaaS 創辦人設計的高轉換率的行銷網頁」
「幫教練寫出會賣的電子郵件行銷流程」
「替沒時間的內容創作者重製內容、提高曝光」
你不需要五十個亂七八糟的客戶,只需要一個夠明確、讓人一看就懂的服務主張。
為什麼這招有效?
因為現在的人對那種模糊的承諾已經很無感了。
他們想要的是:我花這筆錢,到底能得到什麼、怎麼幫到我。
2. 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數位產品

對,線上課程和模板現在還是賺得到錢,
但前提是:要夠明確、夠實用。
不是那種「幫你找到人生目標」這類空泛的主題,
而是像:「我怎麼用無露臉 Reels 漲粉 10 萬」
或是:「我用這套 Notion 模板每月穩收 5 千美金」
說穿了,現在沒人想「學習」什麼大道理,大家只想要有結果,就這麼簡單。
重點是什麼?
展示你自己做出來的成果(就算很小也沒關係)
流程要簡單,讓人真的跟得上
內容格式要能一次做完、重複賣,不要累死自己
當你把產品做好一次之後,剩下的就是想辦法讓更多人看到它而已。
3. 不無聊的電子報

大家都被資訊噪音淹沒了,他們需要有人幫忙過濾。
如果你建立了一份能夠真的開信的郵件清單,突然間,你就擁有了:
廠商主動找你合作
你自己的產品輕鬆賣出
合作機會
直接的銷售提案能夠轉換
最酷的是?沒有人可以拿走你的郵件清單,而且只要你持續經營,它會隨時間增長。
真正有效的做法是:
有清楚的觀點(不要試著取悅每個人)
不要像所有無聊的電子報一樣
混合有用的內容、你覺得有趣的東西,還有你真實的個性
大部分的人會在大約 300 名訂閱者時放棄,因為覺得增長很慢。其實那正是你該加倍努力的時候。
4. 不靠「網紅」假噱頭的創作

這不是關於在 TikTok 上跳舞,而是要真心幫助別人。
如果你分享的內容真心能幫助到人,尤其是那種快速又實用的內容,你可以比你想像的還要快開始變現。
當你持續發布內容,並且在背後有真實的東西可以提供時,內容就能自然而然地轉換成金錢,完全不會讓人感覺不舒服。
真正重要的東西是:
知道你在幫助誰(不是「每個人」)
建立信任的內容(展示事情怎麼運作,分享真實的結果)
清楚的下一步:從觀看 → 關注 → 購買
沒錯,社群媒體真的超級吵鬧。但只要每天出現,提供有價值的東西,還是能有效果的。
你不需要數百萬的追蹤者,你只需要幾百個真正關心你的人。
5. 一人公司自動化系統

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,因為幾乎沒有人在談論它。
我認識的最聰明的人並不是雇用一堆員工,而是建立能夠不依賴他們運行的系統。
想想看:
使用 AI 工具 + 自動化來取代手動工作
連接應用程式,幫你處理本來需要助手做的事情
銷售漏斗在你睡覺時也能為你暖身潛在客戶
這些工作都是在幕後進行的,但一旦系統運作起來,你就不再被綁在電腦前。
你的真正工作是:建立一次,根據需要進行微調,讓技術處理那些無聊的事情。
這樣你既能保持理智,又能繼續賺錢。
你會選擇哪一個?
選擇基於你真正擅長的,而不是看起來在 Instagram 上最酷的。
問問自己:
我比較喜歡寫作還是講話?
我是擅長教學、建立東西,還是銷售?
當這一切變得困難時,我還能繼續做下去嗎?
答案就在這裡。
然後,保持簡單:
選擇一個模式
創建一個方案
堅持 90 天(無論如何)
隨著過程建立系統
最後的思考
在網路上賺到真正的錢是關於如何聰明地運用你的時間和精力。
你不需要走紅。你不需要複製大家都在做的事情。你只需要找到適合你的方法,並且堅持下去。
所有這些模式都有效。我親眼見過它們成功。區別在於你是否會真的堅持下去。
選好你的方向,保持專注,忽略其他一切。
很快再聊,
子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