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菁英資本圈
- Posts
- 保證見效的「一年法則」
保證見效的「一年法則」
為什麼大多數人停滯不前,以及如何打破這個循環。

聽著,我懂你的感受。
你開始過十幾個專案,試過各種策略,也讀過一堆書。
但至今,似乎還沒有哪一個真正奏效。
問題不在於你選錯了方向,
你也不需要再多一個新策略。
你需要的是「堅持夠久」。
大多數人之所以失敗,並不是因為選錯,而是因為太早放棄。
他們像轉電視頻道一樣來回跳動於不同點子之間,
每週一重新開始習慣,三週後又改變方向,然後稱之為「在找自己」。
但我們要誠實面對自己:
你不需要再一次的重新開始。
你需要的是對一件事「全力投入一年」。
我稱這為「一年法則」。
這是少數我看過幾乎對每個人都有效的方法之一,
不論你想打造的是什麼。
一年法則的真正意義
其實很簡單:
「選擇一個方向,一年的承諾。不臨陣退縮,不反覆懷疑,不隨便轉向。就只是堅持去做。」
聽起來很理所當然,但幾乎沒人真的這麼做。
他們說自己想創業……但六週後銷售不理想就放棄了。
他們發誓要每天創作內容……結果漏了幾天,覺得落後了,就索性不做了。
他們剛開始做點什麼,一遇到阻力就退縮。
然後開始新的,幻想這次會一帆風順。
但每一次的放棄,都讓原本累積的動能化為烏有。
而「一年法則」打破了這個惡性循環。
它是你對自己的一個承諾:
你選擇你的道路。
即使進展緩慢如龜,也要堅持下去。
你會讓生活圍繞著「持續出現」來安排——尤其是在枯燥乏味的時候。

為什麼這套方法有效(即使有時候看起來沒有效)
「一年法則」其實並不複雜,它之所以有效,有三個關鍵原因:
1. 穩定的持續行動會轉化你的身份認同
持續做一件事 12 個月,會改變你對自己的看法。
你會從:
「我在試著建立觀眾群」→ 變成「我是一位創作者。」
「我想讓自己變得更健康」→ 變成「我每週去四次健身房。」
「我還在摸索方向」→ 變成「我每天都會出現。這就是我現在的樣子。」
你不再是「試試看」,而是直接「成為」那個人。
這種身份轉變會改變一切,從你作品的質量,到你進步的速度。
2. 它能創造大多數人從未體驗過的動能
每個人都想要爆炸性成長,但很少人能堅持到那一刻的到來。
第 1 個月:一片寂靜。
第 3 個月:出現一點點回應。
第 6 個月:你的技巧變得更純熟,系統更穩定。
第 9 個月:開始有實質的進展與成果。
第 12 個月:突然之間,你看起來就像是「一夜成名」。
但事實上一點也不突然。
只是你堅持得夠久,讓一切累積起來。這就是動能的本質。
但大多數人會在第 2 個月就放棄。他們從沒給自己一個機會去看到動能的爆發。
3. 它迫使你解決問題,而不是逃避它們
當你承諾要堅持一年,你不能一遇到不舒服就轉身離開。
你不能因為打電話推銷會讓你焦慮就一直閃躲。
你不能因為「沒靈感」就對觀眾消失。
你不能因為觸及率下降就每週重做一次產品內容。
你必須真正解決問題。
而這正是成長真正發生的地方。
你不再逃避摩擦,而是學會穿越它。
為什麼大多數人停滯不前?
老實說:
問題不是你的目標。是你總是在重新開始。
你每次換方向,都會把動能全部重置為零。
你蓋了無數座「半座橋」,但沒有一座能通到終點。
你還在尋找那個起步的契機,卻不知道你早就找到了——如果你當初願意堅持的話。
社群媒體讓這種情況更糟。
每天你都看到新的方法、新的啟動、新的嘗試。
有人今年已經「重新開始」五次了。
精緻的視覺包裝、快速的成長、連人格特質都在 A/B 測試。
但把幕後拉開,大多數人都只是原地打轉。
你不必玩這種遊戲。

如何應用「一年法則」(又不會精疲力竭)
這個概念很簡單。但要真正做到,需要高度的專注。
這裡有一個經過驗證的實作框架:
第一步:選擇你的「戰場」
挑一條明確的道路,而且要有「槓桿性」。
範例:
建立個人品牌,聚焦在一個明確領域
為特定客群推出一項服務型業務
建立一個圍繞單一主題的 YouTube 頻道
銷售一個解決單一問題的數位產品
成長並變現一份專注在某一利基市場的電子報
關鍵是「具體」:不是模糊的,不是散亂的。
只走一條路、一個主題、一個方向。
第二步:設定你全年不妥協的原則
制定一組簡單、不容打破的規則。
不是目標,也不是願望,是習慣行動。
例如:
「每個工作日都發文,沒有例外。」
「每天聯繫三位潛在客戶。」
「每週寫並發布一封電子報。」
不要管什麼虛榮指標(按讚、追蹤數等),只關注行動。
你不是在追求快速勝利,而是在打地基。
第三步:記錄你做了什麼,不是你感覺如何
用簡單的方式記下你「實際做了什麼」,不是你當下的情緒。
如果哪天沒做到,記下來。
如果產品發布失敗了,寫下原因。
這能讓你專注於「持續出現」,而不是「完美無瑕」。
第四步:每月檢視一次,而不是每天變動
多數人每週就在變方向。別再讓自己陷入那種混亂。
設個提醒:每 30 天檢視一次即可。
問自己:
什麼有用?
什麼沒用?
我該繼續做哪些事?
有哪些小調整是合理的?
就這樣。
不用大改,只做有意義的小優化。
一年後會發生什麼?
根據我自己,以及許多實踐過的人經驗,你會:
擁有比同儕更強的能力
建立一份真正有分量的作品集
不再執著於別人正在做什麼
開始主動出擊,而不是被動應對
不靠追逐,也能贏得信任、注意力與收入
在這個遇到困難就放棄的世界裡,你的堅持就是你的優勢。
人們會注意到。
到了第 12 個月,你會發現這場遊戲整個變了——因為你變了。
最後的思考
「一年法則」不會爆紅、每天不會都很精彩、也不會讓你即刻滿足。
但它有效。
因為在這個注意力渙散的世界裡,願意持續出現的人非常少。
能夠持之以恆的人非常少。
能想到下週以後的人更少。
而這,正是它威力之所在。
那你可以問問自己:
如果你全力投入 12 個月,專注在一件事上不動搖,會發生什麼?
下定決心,開始打造——就像結果已經注定會發生一樣。
很快再聊,
子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