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動收入的迷思:別被它們騙了

為什麼每個人都在對「睡覺也能賺錢」這件事撒謊。

我們來說點實話:

「被動收入」可能是網路上最扯的一個詞。

你的社群媒體動態可能被這類內容洗版了:
課程承諾你能「睡醒就有訂單」、造假銷售數據的截圖、
還有人把「自由」說得像是破解了什麼祕密密碼。

但他們不會告訴你:

那些收入變得「被動」之前,經歷了多少個月的努力。
失敗的產品發布、反應平平的內容、半夜三點還在修電子郵件自動流程、
不停的微調與測試。

所以我就直接說了:

被動收入是存在的。但在你打造出來的過程中,它一點都不被動。
任何說「輕鬆就能做到」的人,不是在騙你,就是在賣你東西。

我在這個圈子也夠久了,知道什麼東西真的有效,什麼只是說說而已。
現在我來拆解一下真相。

什麼不是被動收入

在我們討論什麼方法真的有效之前,先拆掉一些讓人迷失的幻想:

它不是什麼自動印鈔機

你看到的每一套「被動系統」,背後都是某人花了數個月狂熱投入的結果。

那個看起來自動賣課的系統?他們可能寫了 5 萬字的內容。

那個賺錢的 YouTube 頻道?可能連續上傳了一年,才賺到第一筆錢。

那個聯盟行銷部落格?在 Google 開始注意到之前,他們寫了上百篇文章。

永遠都有一段「苦幹期」。
即使是最不需介入的系統,也需要更新、調整、關注。

它不是「設好就忘」的東西

沒有任何東西會一直火下去。

流量平台會改演算法、產品會過時、競爭者會出現、平台政策會變。

我親眼見過很多人的「被動收入管道」在一夜之間就死了,
只因為他們太久沒去維護。

即使是自動化系統,也需要人照看。

它不是即時見效的

不會發生那種「晚上還沒錢,早上醒來就暴富」的神話。

「睡覺也在賺錢」這回事,是在你前期投入大量、有策略的工作之後才發生的。
我們說的是幾個月、甚至更久的系統化累積。

這就是夢想家只會發動態貼文,而實幹家會真正創造東西的差別。

什麼真的有效(來自一實際做過的人)

我來分享一些我自己,以及我認識的那些真正建立起收入系統的人,一再證明有效的方法。

我更喜歡把它們稱為 「槓桿系統」(leverage systems),
而不是「被動收入」,因為這才是它們的真實本質。

1. 解決真實問題的數位產品(搭配穩定流量來源)

每個人都想賣課程、模板,但大多數人失敗,因為他們跳過了兩個關鍵步驟:

  • 他們打造了一個沒人需要的產品,然後疑惑為什麼沒人買。

  • 他們忘了設計讓人發現產品的方式

如果你想擁有一個即使你不主動推銷也能賣的產品,你需要這些條件:

  • 人們真實存在的問題(不是你「覺得他們應該有」的問題)

  • 證明你的解決方案真的有效

  • 能每天帶來對產品感興趣的流量來源(例如內容行銷)

  • 一套把訪客轉化為購買者的電子郵件系統

電子郵件這塊是關鍵中的關鍵。你的「銷售漏斗」就是你 24/7 的銷售員。如果它不夠好,就不會有任何轉換。

我認識一個人,她靠一個售價 27 美元的 Notion 模板,每月賺 3,000 美元。並不是那個模板有什麼魔力,而是她的內容能穩定吸引正確的受眾到產品頁

2. 真的能賺錢的電子報

如果你現在還沒有在經營電子郵件名單,那你正在錯過網路上最大的機會之一。

Email 給了你社群媒體做不到的東西:直接接觸到真正關心你在做什麼的人。

你可以重複銷售給這群人、接業配、推你自己的產品,而且不用跟平台演算法打仗

但(這是一個很大的但)這並不是「開了就能自動賺錢」。

你需要:

  • 一個讓人有動機訂閱的理由(不是「訂閱我的最新消息」這種廢話)

  • 穩定提供有價值的內容(至少每週一次,不然人們會忘了你)

  • 有東西可以銷售(產品、聯盟行銷、或贊助)

當這套機器運轉起來,即使你只有 1,500 位訂閱者,也能帶來有意義的收入,而且不需要你為每一塊錢都親自出馬

3. 正確執行的聯盟行銷

大多數人完全搞砸了這塊。

他們亂丟聯盟連結、推銷自己沒用過的高傭商品,或到處留言丟連結祈禱有人點進去。

這不是策略,這是絕望。

聰明的聯盟行銷人這樣做:

  • 推薦他們真的有用過且信任的產品

  • 製作有幫助的內容(教學、誠實的評論、案例分析)

  • 鎖定已經在找解決方案的人(靠搜尋或社群)

  • 建立長期有效的內容,可以持續產生流量與轉換

我有朋友靠一年前寫的部落格文章,每月穩定賺超過 1,000 美元。
文章還在排名、還在幫助人、還在賣東西。

這就叫做「槓桿」。

4. 睡覺也能運作的簡單銷售漏斗

你不需要一個複雜的商業模式,才能建立槓桿。你只需要一套有邏輯的系統

這是我反覆看到有效的基本公式:

免費有價值的東西 → 自動化信件流程 → 收費解決方案 → 選擇性加購 → 長期關係經營

實際操作上長這樣:

  • 引流磁鐵(解決一個特定的小問題的免費資源)

  • 一串信件流程(建立信任、展示你的專業)

  • 一個產品(解決更大層次的問題)

  • 加購項目(給想要更多的人)

  • 每週電子報(維持品牌印象與長期關係)

當你把這套系統搭好,並不斷導入流量,它就可以在你不親自介入的情況下持續運作

它是真正「被動」嗎?不完全是。
但它是可以複製、可以擴展的——而這才是真正重要的。

如果你現在是從零開始

別一開始就去追「被動收入」的夢。
這只會讓你感到挫敗、失望。

你應該這樣做:

第 1 步:先用「辛苦的方式」賺錢

提供服務,直接解決別人的問題,親自下場、動手操作。

我知道這聽起來一點也不炫酷,但這能讓你真正了解:
人們到底重視什麼、願意為什麼付錢。

你無法圍繞一件自己還搞不清楚的東西來打造槓桿系統。

第 2 步:把你最好的成果打包成產品

當你已經用手把實際成果交出去過,接下來就能「打包」它。

也許是一門課,教你對客戶做過的內容;
也許是你過往專案中用的模板;
也許是一個社群,分享你一路學到的東西。

這樣一來,你就能幫助更多人,而不必一直投入更多時間。

第 3 步:建立一條簡單的銷售流程

蒐集 email → 建立信任 → 提出產品或服務。

別搞得太複雜。
你只需要一條清楚的路線,把陌生人變成訂閱者,訂閱者變成顧客。

利用自動化電子郵件。先搭建一遍,之後再根據實際回饋優化。

被動收入的真相

「被動收入」其實不是最終目標。

真正的目標是建立槓桿。

你想要的是一種系統,能夠:

  • 在你不工作的時候持續創造機會

  • 不需你不斷維護也能運作

  • 給你更多時間去專注真正重要的事情

這需要你一開始付出真正的努力,需要耐心,
也需要你能無視那些兜售快速捷徑的聲音。

但如果你做對了,今年不必再是用時間換錢的一年。

它可以是你建立出能長期為你運作的東西的一年。

這一切,值得你投入。

很快再聊,

子揚。